查看原文
其他

郝景芳: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,值得你竭尽全力

童行学院 2019-11-30

以下文章来源于有养TV ,作者有养TV

22世纪的北京,空间被分为三层。

上层500万人口,生活24小时,随后被封入胶囊沉睡,城市折叠,变出另一个空间。中层2500万人口,大多是白领,生活16小时,当他们睡下后,城市再次折叠,又出现一个空间。下层5000万人是清洁工和个体户,生活8小时。

这是一套空间和时间的双隔离模式:500万人享用24小时,7500万人共享另外24小时。

——这是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《北京折叠》所讲述的故事。

 

这个故事通过揭示未来社会的残酷,构画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境况——未来的绝大部分人因为创造不出价值,无法主动参与社会运作,只能统统被「折叠」到晚上,尽量减少对社会资源的消耗。


科技的迅猛发展非但没有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,反而延伸出越发难以跨越的鸿沟。不禁让人焦虑——我们的孩子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,要如何应对这股来势汹汹的变革?好在《北京折叠》的作者郝景芳管杀也管埋,身体力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。


点击观看视频

▼▼▼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p05209r3s4u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
小说呈现的是夸张的隐喻,但却是当代社会的真实折射。


就在前不久,谷歌创造的新版机器人AlphaZero仅自学3天,就以89:11的比分完虐AlphaGo,让棋王柯洁也不禁感叹:人类的数10年不敌阿尔法零的3天。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,人工智能还要跟我们抢饭碗,一想到随时可能面临被AI取代乃至支配的恐惧,就在这冬日里倍感瑟瑟发抖。

 

按照如今的技术发展趋势,重复性、标准化的低层次脑力劳动或将在未来被AI全面取代,越具有创造力的工作对AI免疫力越高,越能加注自己守住饭碗的筹码。


然而问题来了——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本就入不敷出,教育资源分配也呈两极分化态势。昂贵的教育资源正在逐步小圈子化,拼学区房也好、国际学校也罢,掌握资源的人利用科技不断进行自我迭代升级;而另一方面,成千上万的孩子囿于贫瘠的教育土壤,在从事简单重复性劳动的无限循环中被时代的车轮碾过……而他们,便将是未来率先被AI拍死在沙滩上的那批人。

 

如同《北京折叠》所描述的那样,在阶级冲突之前,空间的区分是率先从价值观的差异开始分化的,最终形成物理层面的彻底隔绝。

 


「童行计划」便是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。


10月26日,由郝景芳发起的“共享教育,共享未来——童行计划启动仪式”在北京举行,该计划旨在对“共享教育”的实验和探索,邀请李开复、刘慈欣等25位各行业杰出人士加入领航。


通过共享教育的方式拉下教育的门槛,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聆听智慧的声音。通过伴读课程、视频、音频、直播、线下活动等最新的技术手段,为全国孩子带来普惠教育。

 

在人类范围里,除开智力特别顶尖和特别弱智的,其余绝大多数人都处于上下波动不过30%的范围内。一个人的知识库是一个动态的知识储备,真正造成巨大差异的,是后天形成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。


所以,没有天生的智力鸿沟或能力壁垒,全部依赖于后天教育的环境。天才儿童会因垃圾的教育沦为伤仲永,笨拙的郭靖也能通过优越的教育成为武功大师。



童行计划异于传统教育的地方则在于,专注「儿童通识教育」领域,提升儿童人文科学素养。


所谓通识教育,重在「育」而非「教」,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,提供多样化的选择,是一种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的人文教育,其要“孕育”出真正的“人”而非“产品”。


如同前文一直强调的,人工智能时代,创造力成为人类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。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就显得越发重要,这也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。

 

童行计划独创的「看世界通识启蒙体系」,包括“我是谁、我在哪里、我如何看待世界、世界是什么样的、世界的过去和未来”5大哲思问题,25个探索主题,给孩子们高质量的通识启蒙。


而这个计划所能给予每一位普通家长的意义,便是认真地思考——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,值得你竭尽全力。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